影视娱乐资讯>>资讯>>内容

中叔皇鲜为人知的往事,6次让角成佳话,两任妻子皆是贤内助

添加时间:2025-05-09 15:18:25  标签:

中叔皇是谁?这名字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考古挖掘出来的?但人家当年,也是响当当的人物。演技好,人品正,这年头,德艺双馨的老艺术家,真不多见了。 说起中叔皇,老一辈的影迷那可是门儿清。但要问现在的年轻人,十个有九个得挠头,估计还得反问一句:“钟书煌?是写书的?”所以今天咱就来聊聊这位“宝藏老艺术家”中叔皇,看看他身上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。 先说说他的外形,很多人第一眼看到中叔皇,都觉得他是北方汉子,虎背熊腰,往那一站就自带BGM。当年他和郭振清、庞学勤一起演《独立大队》,郭振清就说他比自己还像北方人。要知道,郭振清可是地道的天津人,演了一辈子硬汉。庞学勤就更不用说了,典型的南方书生气质。可谁能想到,中叔皇其实是江苏镇江人,根正苗红的江南帅哥一枚。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“人不可貌相,海水不可斗量”吧。 别看中叔皇长得五大三粗,但他从小就挺有想法。小学毕业那年,作文题目是“我的志愿”,人家别的孩子都写当科学家、当老师,他倒好,直接写要当“为贫苦大众呐喊的代言人!”这觉悟,杠杠的!那时候他才12岁,就想着为人民服务了,这理想,够远大。 后来,中叔皇考上了上海新闻专科学校,眼瞅着就要实现当记者的梦想了。结果,现实给了他一记闷棍。他有个当记者的朋友,因为坚持正义,揭露社会真相,结果被整得很惨。这让中叔皇开始怀疑人生了。 正巧,有个同学告诉他,“上海联华影艺社”招演员。中叔皇一想,自己身材高大,相貌堂堂,说不定能行。而且,他从小就是文艺积极分子,唱歌演戏啥都会。于是,他就去试了试,结果还真被录取了。 当年报考的人有几千个,最后只选了四个,中叔皇就是其中之一。不得不说,有些人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。进了“联华影艺社”,中叔皇遇到了陶金、赵丹、蓝马这些大腕儿,他们对中叔皇指点了很多,让中叔皇进步飞快。 1946年,中叔皇参演了电影《八千里路云和月》,正式开启了他的演艺生涯。紧接着,他又接到了在电影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中出演男二号张忠民的任务。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,却让中叔皇在电影圈出了名。不是因为他演得有多好,而是因为他太能“让”了。在拍《一江春水向东流》的时候,男主角本来定的是陈天国,但陈天国要价太高,剧组给不起,只能换成陶金。 中叔皇本来可以继续演张忠民,但他觉得自己的好朋友高正更像陶金,就主动把角色让给了高正。他只在电影里演了一个小角色,露了个脸就没了。 这还不算完,在中叔皇的演艺生涯中,他至少让了六次角色。这在讲究“争番位”的娱乐圈,简直是奇葩。 1948年,史东山导演要拍《关不住的春光》,定了中叔皇演男主角吴警之,和黄宗英搭戏。结果,王人美想演女主角,中叔皇又主动提出让赵丹演吴警之,说这样年龄和外形更搭。 1961年,汤晓丹导演找中叔皇在电影《红日》里演团长刘胜。结果,剧组又在演员分配上出了问题,原定演军长沈振新的里坡,试戏后发现不太合适,于是换成了张伐。那里坡演谁呢?中叔皇又主动提出把刘胜让给里坡,自己演团政委陈坚。 结果,剧本改来改去,把副军长梁斌的戏份全删了,演梁斌的康泰没戏拍了。中叔皇一看,这不行,不能让好演员没自信,于是又找到汤晓丹,把陈坚这个角色让给了康泰。 中叔皇自己在《红日》里演了个只有一场戏和几句台词的朱参谋长。你说他图啥? 除了这些,中叔皇还被定为电影《吉鸿昌》中吉鸿昌的扮演者。但他听说郭振清和达奇也在积极准备这个角色,就又主动让贤。还有电影《北国江南》的男主角,本来也定了中叔皇,但他当时在长影拍戏,为了不耽误剧组进度,又把机会让给了别人。 就这样,中叔皇硬生生地把自己“让”成了配角专业户。要不是他这么能让,估计早就大红大紫了。 中叔皇之所以这么做,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自己要求高,另一方面是因为他追求进步。 在“昆仑影业公司”的时候,中叔皇就接受了进步思想,积极参加各种活动。上海解放前夕,吴茵组织了一台“昆仑星期晚会”在电台播出,中叔皇在其中出演主要角色。这档节目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,把他们都列入了“黑名单”。 上海解放后,中叔皇更是积极工作,被选为“昆仑影业”的工会委员和昆仑文工团的团长。 因为身材高大,中叔皇成了上影厂最早的“银幕军人专业户”。在《人民的巨掌》、《劳动花开》、《为孩子们祝福》、《渡江侦察记》、《天罗地网》等电影中,他演的全是军人。尤其是《渡江侦察记》里的杨威,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 但说来也怪,中叔皇是上影厂的演员,但他演艺生涯中最重要的两部代表作,却都是在长影厂拍的。一部是《独立大队》,一部是《兵临城下》。 在《独立大队》里,中叔皇把叶永茂这个角色演得神形兼备。在《兵临城下》里,他演的郑汉臣,性格鲜明,有血有肉。 好景不长,特殊年代来临,中叔皇也被剥夺了拍戏的权利。直到1974年,他才在《火红的年代》中演了一个海军军官。 这时候,中叔皇已经发福了,于是他萌生了改行当导演的念头。没想到,他还真当导演当出了名堂。 1980年,中叔皇执导的电影《白莲花》上映,票房大卖。紧接着,他又拍了《飞来的女婿》、《月亮湾的风波》这两部农村题材的电影,也很受欢迎。 最让中叔皇自豪的是,1986年,他为上影厂拍的《黑匣喋血记》,竟然成了当年上影厂最卖座的电影。 1988年,中叔皇从上影厂离休。他的晚年生活,过得有些寂寞。他是个闲不住的人,一旦停下来,就有些手足无措。 他参与创作了一些影视作品,但1991年彻底停下来之后,他就过起了深居简出的生活。 中叔皇有过两次婚姻。他和第一任妻子的感情非常深,但在1981年,他的妻子因病去世。这对他打击很大。后来,他再婚了,第二任妻子是一位科技工作者,对中叔皇很体贴。 2005年8月25日,中叔皇去世,享年81岁。 有人说,他是个好人。让了那么多角色,成全了别人,也丰富了自己,这样的人生,值了。或许他真的只是去和他的前妻团聚了。
相关花絮
相关明星
相关问答

琉啵娱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、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

Copyright 2009-2022 琉啵娱剧情网 版权所有 网站Icp备案号:滇ICP备2023009294号-140

--> /*youxiajiao*/